群防群控构筑严密防线 多策配送保障生活所需焦作市疫情

  随着复工复产返岗人员增加,疫情防控面临新的严峻形势,如何抓好群防群控,如何保障群众的生活所需?2月12日晚,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焦作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四场新闻发布会,通报焦作市疫情和防控工作情况,重点介绍群防群控举措以及群众生活保障情况。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杨吉喜,解放区委副书记、区长赵海燕,山阳区委副书记、区长郑小林,山阳区定和街道党工委书记王睿,解放区民生街道学生路社区党委书记金雅兰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如何进行医疗救治?

  中西医结合,一人一策、专案救治

  杨吉喜通报,截至2月11日24时,焦作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8例,现有疑似病例3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5例(山阳区2例、沁阳市1例、温县1例、示范区1例),累计死亡病例1例(山阳区1例)。截至2月11日,全市累计排查出湖北来焦人员12912人(其中来自武汉7874人),解除观察12161人,居家留观731人,医院收治观察20人。全市累计追踪密切接触者877人,已解除医学观察280人,尚在接受医学观察597人。在全市累计确诊的28例患者中,输入性病例22例,本地病例6例,其中危重症2例、重症4例、普通症16例。目前,经过专家与医护人员的精心医治,患者病情均转入平稳,近期还将有一批患者治愈出院。

  在医疗救治中,焦作市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四集中”原则,一人一策、专案救治。加强发热门诊、急诊和呼吸、重症等重点科室力量,集中中西医医疗专家组建市级救治专家组和县级专家组,市级专家组成员48人,县级专家组成员176人,相关专业医务人员达563人。把精兵强将集中起来、把重症病人集中起来,在执行国家卫生健康委治疗方案的同时,坚持中西医结合,焦作市专家组充分运用自己的诊疗经验,积极把国家、省专家的治疗经验加以运用,精心研究,因病施策、精准救治,努力提高救治能力和治愈比率、降低病死率。目前,焦作市已经治愈5人,随着治疗经验的积累和治疗手段的不断丰富,我们有信心把焦作市的救治能力和治愈水平进一步提升。

  如何筑牢疫情防控“铜墙铁壁”?

  落实群防群控措施,全面阻断疫情传播

  就群防群控措施的落实,赵海燕介绍,解放区充分发挥“334”楼院协商共治的作用,发动辖区党员、网格员、热心群众、志愿者,围绕疫区来焦以及春节期间本地人员外出离焦又返焦,未离焦但与上述重点区域人员有密切接触等“四类”人员,对辖区603个小区楼院实施地毯式摸排,要求排查人员、社区、办事处逐一签字,压实工作责任。采取上门排查、微信排查、手机排查等各种手段,多频次重复排查,确保排查工作全覆盖。同时,广泛发挥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用,积极招募志愿者,在辖区各社区(村)、小区(楼院)设置卡点,严格管理进出人员和车辆,截至2月3日共设立卡点749个,卡点管理人员4680余人,实现辖区所有社区(村)、小区(楼院)全覆盖。

  在强化社会场所管控方面,解放区累计关闭各类宾馆139家、“四小”门店580家、医疗机构(小诊所)300余家,目前辖区内所有宾馆、洗浴中心、美容美发店、电影院、KTV、网吧、饭店、书店等公共场所和经营性场所全部处于关闭状态,仅保留满足群众日常生活的农贸市场、超市、综合性医院、带有发热科室的门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药店。对正常营业的商超、农贸市场、药店实行严格管控。

  郑小林介绍,山阳区在加强宣传,争取群众支持的同时,针对疫情特点变化,先后实施两轮排查,第一轮重点排查武汉、湖北(不含武汉)返焦人员。2月4日晚上,启动第二轮排查,范围扩大到所有外地返焦人员和曾经外出人员。排查中,采取“上门入户、卡点登记、微信扫码、群众举报”等途径,并积极与水、电、气以及移动、联通、电信6家公司结合,采用智能呼叫、短信提示等方式,提醒居民配合,防止漏报瞒报。在排查中,坚持双向发力,横向上,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办事处全面排查辖区住户;纵向上,由行业部门牵头,对所有中央、省、市驻区单位及沿街门店全面排查。坚持压实责任,每个小区、每个楼道都明确排查责任人,所有数据统一汇总后,与大数据逐一核对,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截至目前,全区共排查351个小区110375户(其中空房户12731户),共登记湖北以外的省外来区人员1164人、省内市外来区人员720人。

  山阳区在强化管控中,着力抓了卡点设置、小区封闭和场所关闭,全区共设卡点368个,所有居民小区和村庄只保留一个出入口,人员凭证出入。全区除12家大型商超和便民点正常营业外,所有网吧、电影院、娱乐场所停止营业,各类人员集聚活动全部取消。

  具体到街道的防控,王睿介绍,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定和街道充分运用了山阳区创新实施的“党群360工作法”,由党群议事会充分发动党员群众积极参与,真正实现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在排查时,党群议事会广泛发动党员群众、楼院长,特别是发挥楼院长对每一户居民都十分熟悉的特长,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首轮排查。之后,运用电话、微信和二维码的方式进行三轮次地毯式摸排,确保不漏一户一人。在居家人员隔离服务上,运用“党群360工作法”,建立了党群议事会、市区直下派干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民警、社区“五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党群议事会主要是做好居家隔离人员的心理疏导;市区直下派干部主要是做好居家隔离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定期推送居家隔离注意事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每天监测体温,同时进行房间消杀,所有居家隔离人员都服上了中药;社区第一时间张贴温馨提示,公布监督电话,接受群众监督和举报;辖区民警进行前置温馨提醒,告诉居家隔离户在隔离期不准出门,否则将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楼院是防控的最后一道闸门。就如何抓好社区楼院防控以及党员群众在社区防控中发挥的作用,金雅兰说,面对疫情,学生路社区发挥“334”楼院治理中的群众优势,以党建为引领,全面发动党员、网格员、热心群众、志愿者及辖区市直机关单位职工并肩作战,在辖区33个楼院开展地毯式摸排,做到排查工作无盲区、无死角、全覆盖;在楼院设置卡点12个,实施最严格的管控。社区居民李建民等几个老党员、老教师主动要求到卡点值班,并且将每日的值班表在楼院进行公示,利用楼院的黑板,有针对性地办板报进行宣传,不定时进行内容的更换;社区居民中国好人——李海霞,主动请缨,到防疫第一线,每日都奔波在各个楼院宣传、消杀。正是有了基层群众的群防群控,密织防线,才筑起我们抗击疫情的坚强堡垒。无主楼院一直是我们基层管理的难题。这次在疫情防控中,涌现出一批志愿者、热心邻里,他们主动站岗执勤、入户排查,在最危险、最关键时刻,毫不犹豫地冲到了防疫一线,这就是我们“334”楼院协商治理模式精神最好的体现,也为疫情过后无主楼院自治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保障群众生活所需?

  线上线下联动,打通配送“最后一百米”

  随着疫情的发展,居民小区实施封闭式管理,如何解决群众的生活之需?

  赵海燕介绍,为解决快递、外卖、生鲜配送“最后一百米”的问题,解放区本着“政府组织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原则,通过群众下单,代购配送;商家上门,定时配送;快递驿站,综合配送;线上订餐,专业配送,4个渠道保障群众的生活之需。目前,解放区已有403个小区、504个楼院、17个村实行代购服务,受益群众16万余人次。同时,对于重点隔离对象,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逐户送货上门;组织辖区内的生鲜产品供应商,在居民区设置80个临时室外便民点,每天定时送货上门,居民以楼栋为单位,轮流采购;联合市快递协会,已在居民小区内设置10个驿站,所有快递件送达驿站,居民再去领取,解决了快递员进不了小区的问题,也避免了入户投递交叉传染的风险;联合“饿了么”外卖配送平台,“一餐一封签”,严格落实防控措施,杜绝配送食品污染,确保餐品配送“最后一百米”安全。

  郑小林介绍,山阳区在抓好联防联控的同时,把满足群众生活必需作为最紧迫的民生,全力做好保供稳价工作。一方面着力拓宽供应渠道,指导大型商超、农贸市场等与生产企业、农产品基地直接对接,加大补货频次,有序有效保障“菜篮子”。目前,全区12家大中型超市,均正常营业,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另一方面,线上线下同步发力,在引导群众“少出门、出门必须严”的基础上,积极推广社区统一代购代送、定时定点配送、分楼分时段领取等做法,让群众安全便捷购买。鼓励大别山商务酒店,丹尼斯、小美优鲜等商超开展“无接触”配送业务,最大程度方便群众,降低传染风险。

  王睿说,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定和街道对各小区升级了管控措施,每两天一户只能出一人。为解决群众的生活之需,该街道突出贴心温暖服务,创新了“微信群+超市+党群议事会”服务模式,每个小区都建立了微信群,在发布疫情防控知识、公告的同时,推送商家信息,由居民通过手机下单,该街道和丹尼斯、市百货大楼对接,由超市统一配送。党群议事会在这中间发挥了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分楼段分时段联系居民领取。通过这些措施,既满足了群众生活之需,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员外出流动,更有效地推动了疫情防控工作开展。

  发布会上,赵海燕、郑小林还分别就强化社会场所管控、集中隔离措施落实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责任编辑:陈静

本文标签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