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一线记者手记!那些感动的、心酸的瞬间,我们说

  ——张琼

  _

  犹记得,年前最后的工作日我报道了疫情防控工作会议,这对我来说却是一系列“马不停蹄”防疫宣传报道的“开始”。1月26日,我接到紧急任务,采访报道区领导疫情防控调研和区委常委会对防疫工作的重要部署,当天回家已是深夜,我抓紧撰写报道、呈现会议重要精神,因为我深知,这场“阻击战”和每个人都“切身相关”。此后,“停不下来”的报道节奏贯穿了我的春节,“随时在线”的工作状态也始终持续。除了做好疫情防控重要部署的报道,我还记录下抗“疫”前线一个个感人故事——区领导深入社一线,与基层干部携手奋战;机关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结对居(村)委会协助疫情防控;全区上下构筑“铜墙铁壁”;区科委联合企业开发助力防疫语音机器人、研发“口罩预约登记”小程序;抗“疫”一线工作者们难忘的生日…… 我希望能持续通过一篇篇报道,传递出各“战线”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决心,让更多人坚定打赢这场战役的信心。

  ——姚佳琳

  _

  2月4日,作为蹲点石泉路街道的记者,我突然听闻一名社区工作人员在小区进行人员登记时遭遇居民冲撞受伤的情况,我的内心十分复杂。一方面,看到社区基层的干部为了守住社区这个阵地,做了力所能及的所有繁杂工作,在小区一户户走访、一家家敲门,把所有居民、租客的情况都登记在册,一丝不苟。对于居家隔离的人员,居委会想的比他们自身还要多,所有社区干部的努力都令人钦佩。另一方面,疫情是无声的战争,社区是主战场,在所有社区干部努力保障群众生活安全的同时,如何发动百姓一起参与社区管理、帮助社区工作者共同开展工作,是值得深思的。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作为记者,我们要有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始终坚守在防控疫情的前沿阵地,用自己的所见、所闻,用平实的语言记录基层工作者最细微的工作,而这种细微也是最令人动容的。

  ——顾嘉玮

  _

  如果说救护一线是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正面战场,那么我认为,基层社区无疑就是第二战场。2月4日一早,我前往曹杨新村街道“报道”,办公室里大部分的同志都去支援小区一线了。“喂,你好,这里是曹杨新村街道,想跟您核实一下情况……”在隔壁另一间办公室里,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在打电话。负责对接的街道党群办同志告诉我,排摸重点地区来沪人员动态,是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来不得丝毫懈怠。“她们每天都要打将近100多个电话,不少人的嗓子都说哑了。”随后,我来到小区居委,这里的“战疫”更为激烈。曹杨社区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社区干部为了让老年人了解“疫情”,在宣传上动足了脑筋。本着让老人少走路的原则,社区干部简化口罩预约购买程序,让老人足不出户就能拿到口罩。 在下社区时,我给自己划了一根“红线”,即“帮忙不添乱、不搞特殊化”,坚持与一线干部同进同出,集中精力,将好的做法、典型事迹、先进人物拍下来、说出来,让普陀百姓知晓。疫情当前,唯有上下一心、同心协力,定能取得最终胜利。

  ——吴锴

  _

  这个春节被新型肺炎病毒闹翻了,医生护士、街道工作者……各行各业的人加班加点都在抗击疫情。作为区融媒体中心的一名采编人员,媒体工作就是要将最新、最真、最热的事情告诉大家,从除夕到现在,我们的采编工作群就没有安静过,每天都有“批采访”,每天都有“会议通知”。因为在老家过年,看到同事们那么忙碌,急于想回归大部队的我,又因为大巴停运回不来,最终想了很多办法终于赶回上海。但仍处于居家隔离使我只能居家办公、电话采访,我和区卫健委条线对接时,一位通讯员告诉我,她没有不在深夜回家的,最晚的一次是在凌晨两点睡觉。为了不打扰医生、护士们的工作,我昼伏夜出,选择在晚上他们不那么忙的时候采访。在我采访过的人之中,有的在岗位坚守了31个小时,有的不顾家中小孩去了武汉支援…… 真心佩服他们,也更坚定了我用笔和相机去记录下这一幕幕的决心。

  ——陈丽雯

  那些动人的,我们都将记录

  媒体人的疫情防控战也早已开启,新年伊始,我义不容辞投入抗击疫情报道一线,从大年初二推出第一条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报道后,笔耕不停,报道了区委区政府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会议;深入街道、居委,记录坚守在战“疫”一线的工作人员的真实故事。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上海南站采访援鄂医护人员出征,在现场,我感受到了离别的愁绪、家人的担忧,更多的是白衣天使大无畏的担当和“逆行”的勇气,我心中也滋生出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而后我又跟进报道了护士们在战“疫”前线的故事。在居民区,我切身体会到每个居委干部都是放下小家、守护社区大家,他们发动党员,带动志愿者,为小区防疫铸造了“铜墙铁壁”。庆幸我是一名记者,能够在这样的时刻深入一线,我也将用好手中的相机和笔,记录战“疫”中最生动的细节,为勇士们加油,让世人知道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一定能赢得这场战役最后的胜利。

  ——易雯

  _

  

  _

  在抗击疫情的战役中,作为媒体人,我来到桃浦镇驻点,记录下81个居村委里平凡人的不凡事。这次驻点采访,记者要和基层一线的社区工作人员同进同出,到基层的第一天,我就实实在在体会到了基层的工作强度。早上8点半,镇政府抗击疫情指挥部临时办公室里已经坐满了人,彼伏的电话声、敲击键盘的嗒嗒声,显示着他们早已进入紧张的工作状态。当我晚上9点离开时,办公室里还有几位同志仍在辛勤工作。在深入小区的采访中,我不断被基层社区工作者以及普通百姓不变的初心所感动。如果不在现场,我无法想象看似柔弱的小姑娘,每天要为十几户居家隔离居民跑几十层楼送物资……这就是基层干部的可爱之处,低调实干、不求回报。在我们“上海普陀”APP里,一位没有署名的网友留言,“记录人间的温暖,居委干部和志愿者的辛苦,让老百姓对抗击疫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谢谢普陀融媒体中心的记者们。”这便是我们工作的意义吧。

  ——吴越凡

  _

  

  _

  近日,一张“基层干部改造设计图”在微信朋友圈频频出现,四只眼睛、三张嘴、六条手臂、四条腿……这名基层干部的长相“惊为天人”,却被一线基层干部定义为“真实、准确、无奈”。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疫情的战役中,我用随手记的方式记录点点滴滴。第一天,我先来到食堂熟悉场地。午餐时段,原本高朋满座的食堂里只有排队打饭的队伍,队伍不超过十个人,大家佩戴口罩,依次用酒精消毒洗手,打卡领取盒饭回到办公室就餐。“师傅,我们现在赶回街道,还没吃晚饭呢,给我们留三碗面吧。”与企业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一起完成采访拍摄任务,工作人员急着落实晚饭。晚上7点,街道办事处的大楼里灯火通明,本以为我们是最晚回来的,没想到还有人不断前来用餐。 大家低头翻看着手机、不时回复消息,不时扒两口菜饭,也许吃饭只是他们此刻必须完成的“补给”任务,短暂的休息之后又要投入新的战斗中去。

  ——薛松

  _

  _

  2月3日上午,正在编辑app稿件的我突然接到通知,临时抽调到采访部并派驻长寿路街道蹲点报道。我急忙开车赶往长寿路街道办事处,宣传干部和我进行了简单的对接后就要下沉社区去“扫楼”,我提出跟着一起去。我了解到,长寿路街道在1月26日晚连夜召开疫情防控工作紧急会议,从那晚开始,大家再没有早于晚上10点前回家;还有很多干部索性不回家在办公室休息,家有小孩的,也都不约而同送到了老人家里……2月4日一早,我与街道宣传干部交流,想采访普雄居民区书记摸排工作中的事迹,没想到,办公室内其他干部对我说,“各居民区的书记都值得报道!”一上午,我连续采访了四个居民区书记,有三人的喉咙是嘶哑的。居民区书记说的最多的是:“不用宣传我,这是我应该做的。很多人都在为疫情付出,而我们只是想让百姓平安。”采访结束后,我只想快点、再快点,通过自己的笔让更多人知道他们的故事。

  ——王慧

  _

  _

  节后上班第一天,我接到了需要调整手边工作,深入基层一线参与报道的通知。疫情当前,容不得多想,我抓紧时间将手边的工作做完,跟街道党群办负责人联系接洽,我马上就被邀请进入了“今日真如居民区宣传”群,随着各居民区不时发来的信息,感觉自己已经置身于其中。第二天一早,我首先来到街道党群办,负责人将近期街道宣传工作向我做了简要介绍,我们一起共同梳理线索、拟定下一步报道打算。当天,我还约了一名居民区书记采访,她因连轴转的工作,喉咙基本说不出话了,中午近1点,居委书记刚参加完街道会议,才匆匆吃了两口饭就前来接受采访,而此时的我已经不知不觉在小本子上梳理了5页线索资料。时间匆匆而过,撰写完稿件,已是晚上10点,我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也希望自己的文字,能传播更多来自基层一线的正能量,众志成城,未来可期,希望疫情快点过去……

  ——刘燕雯

  前路非坦途,我们携手共度

  当下,我们对自身健康的判断越来越维系于额温枪上显示出的数字,以及手持它们的工作人员是否真正履行了应尽职责。2月3日,在宜川街道办事处采访过程中,我被额温枪录得“异常”的32度,在随后对社区居委的走访中,我留心摸排,发现此类现象绝非个别。仔细想来,造成这类现象的原因并不费解,如今的现实情况下,额温枪等设备广泛使用,使用者的受训程度越难保证,数据失真也常有出现。 在采访中,我感到,面对疫情,我们或许还是应该把困难想得更多些,把问题想得更复杂些,唯有这样,才能在从容面对即将到来的返沪大客流时,更有信心地喊出,“守卫我们的城市,保护我们的市民”。

  ——李华

  面对疫情,普陀区有着无数平凡的英雄,用自己的力量撑起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保护伞,他们把疫情防控当作神圣的使命和责任,用奉献与坚守谱就一曲无畏前行的战歌。未曾料到,2020年1月、2月的开局是如此忙碌,我作为区融媒体记者,责无旁贷。众多长期奋战的机关干部、基层干部、医护工作者、社工、志愿者群体们,我想能给予他们慰籍的更多是精神层面的鼓励和支持,让社会各界都能了解他们的付出,让更多居民都提高意识参与到防疫战斗中来,并最终打赢防疫阻击战,做好各种典型事迹报道,也许是我们记者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予他们的一种支援。在下沉到基层的过程中,我努力挖掘各基层单位加强防疫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 希望通过报道让更多人提高防疫防护能力,若是能让大家提高安全保障程度、警醒尚处“沉睡”的人,这也值得我付出最大的心力,为整个城市的安全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沈乾

  接到通知要成为区融媒体中心下沉一线的记者团队一员时,我觉得这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在奔赴街道社区一线,与基层干部一起工作后,我深刻感觉到他们的不容易,好多社区干部已经很久没有陪家人吃饭,家中的孩子也都是请老人代为照顾。社区干部得知辖区内有任何情况,都会第一时间核实,并及时赶到点位处理和解决。在采访为高龄老人送餐时,我感受到了社区干部的用心、耐心,他们赶往一个个居委会,与爱心送餐小分队交接,再由志愿者装好一份份饭菜,为高龄老人送上热气腾腾的餐食。 通过采访,我获取了许多报道素材,了解了很多好人好事,在稿件撰写过程中,我也希望能宣传党员志愿者在疫情防控中的先进带头作用,也让更多居民了解社区工作人员的不易。接下去,我会继续发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一线、紧跟热点的工作理念和工作作风,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力量。

  ——赵单

  疫情就是命令。在区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区融媒体中心将继续创新宣传工作形式、丰富宣传载体、加强舆论引导,挖掘报道更多“抗疫”前线的感人事迹和典型经验,为坚决打赢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阻击战”凝聚强大合力。

  记者:薛松、赵单、姚佳琳、吴锴、顾嘉玮、易雯、吴越凡、张琼、陈丽雯、沈乾、王慧、刘燕雯、李华

  编辑:谢雨洁、杨军慧

  上海新增11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病例

  居家隔离上门对“暗号”,居民更安心!

  “老兵”新传故事多,这位“指挥员”有办法

  护士、老师齐上阵!我们都是志愿者!

  注意!乘坐地铁必须戴口罩!

  疫情

  干部

  社区

  区融媒体中心

  基层

本文标签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