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46岁老师的街舞人生:摆脱疾病困扰 帮母亲复健

  “叫我小袁或者‘小乐’吧!”46岁的小学英语老师袁长春最不喜欢别人问起他的具体年龄,他喜欢跳街舞、骑独轮车上班、戴着手套爬楼梯……他是别人眼中的“怪咖”,被人说不务正业。不过,他没有受到误解和偏见的影响,照样活得悠然自得。如今,在西安城北一带的公园、广场上,袁长春慢慢有了名气,大家都知道有个小个子的中年人把天地当做秀场、把建筑当做观众、把运动当做一种生命体验,乐观地创造自己的人生舞台。

  第1幕

  40岁决定学街舞健身用舞蹈治好植物性神经紊乱

  四十岁,对男人来说是个尴尬的年龄。哲学家培根说,这个年龄的男人“已经向上帝交出了抵押品。干不成什么大事,无论是大善行,抑或是大恶举。”不过,在这个不再贪恋成就、追求平稳的年纪,有人反而活得像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一样。这就是运动创造的奇迹。

  几年前,小学老师袁长春还不是现在这样子,因为要照顾母亲,又没有成家,各种压力让他身心俱疲,长期伏案工作造成视力下降,颈椎也有问题。他总觉得头晕,胸口像憋了块大石头。正当壮年,怎么就浑身不对劲了?去了趟医院才发现自己得了植物性神经紊乱,就是这个名字怪怪的病让他对人生有了警觉,生在铁路系统家庭中的他性格里有着像铁轨一样的刚强和耿直。是漫无目的地吃药治病还是做些什么?袁长春选择了后者。上大学时,他是西安外国语大学的锻炼达人,上世纪80年代流行霹雳舞,袁长春那时候一下子就迷上了这个洋玩意。他开始跟着黑人外教学跳舞,后来大学毕业分配了工作,虽然没有大把时间跳舞,但也一直没扔下。直到那次生病,他再次觉得跳舞的细胞是上天给他的救命稻草。不过,这年月,霹雳舞谁还跳啊?健身也要讲究与时俱进,袁长春凭着自己当年霹雳舞的功底学起了街舞,一上手就如鱼得水。因为有功底又练习勤奋,袁长春很快得了窍道,一段时间下来,从过去疾病侵扰睡不着觉,到现在睡得很好。袁长春的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

  第2幕

  跳着舞做饭、拖地、擦玻璃给每件家务活加上舞名

  要说这袁长春还真是个舞痴,他最牛的地方并不是单纯跳街舞,而是拓展了街舞的广度。他不光是在公园里跳街舞锻炼,还把“街舞”请进了家门,带入了寻常生活中。做家务对于很多男人来说都是件头疼事,可对袁长春来说,却是一件快乐的事。因为他做家务其实就是在跳街舞。拖地、擦玻璃的时候,袁长春就把自己变成了“机器人”,用一个一个舞蹈分解动作去做家务。

  做饭的时候就更有趣了,他先是在厨房里放一点有节奏的音乐,然后伴随着音乐的律动,洗菜、切菜、点火、上锅、掂勺、炒菜等等,当这一系列动作都带入了街舞的节奏,袁长春已经把家里的厨房变成了剧场和舞池,锅碗瓢盆都成了他的舞伴,油烟机、天花板、瓷砖、窗户……都成了他的观众。生活在这样的意境中,他的心情得到了极大的舒缓和放松,病痛像一个悔过自新的“孩子”,逐渐远离他的生活。

  对于这些生活舞蹈“发明”,袁长春非常得意,他还给每件家务活都加上了舞名,做饭叫“做饭舞”、拖地是“拖地舞”,擦玻璃就是“擦玻璃舞”了。干一件事不仅仅要把它做到最好,还要想着法子让这件事变得光彩而又有创造性,因为袁长春深信,唯有特立独行的生命之光,才能照亮自己别致的灵魂。

  第3幕

  将街舞、魔术、英语结合小学生最喜欢上他的课

  “Whereisthecat?”(猫在哪?)随着一声提问,袁老师一挥手,黑板上的小猫模具就不见了,学生们惊讶万分,袁老师神秘地笑了笑,“The cat is here。”(猫在这儿。)瞬间在小孩子身后变出了“小猫”。这一堂课下来,学生们都不愿走了。如何把枯燥的英语课讲得有声有色?街舞和魔术帮了袁长春大忙。他将神奇的魔术与街舞动作结合起来引入课堂,在学生们眼中,眼前的袁老师简直和电视上的明星一样。这样上课实在太神奇了,英语课对于同学们简直比动画片还有吸引力。就连学校对面小商店的店主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来买东西的小学生都说喜欢这个老师,袁老师这人真的很特别。”

  袁长春将生活快乐的秘诀归结为“心态”二字,长年跳街舞不仅仅让袁长春的身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改变,更让他的心态非常年轻。除了学着变魔术,他还骑过独轮车上班,他的胳膊肘会360度打圈,走路像滑行。

  随着身体柔韧性日渐增强,也让袁长春的锻炼方式更加多样。现在,他正在研究如何多锻炼身体的“死角”部位,“为什么有些人整天锻炼还会得病?那是因为他没有锻炼到自己的死角。”袁长春说,现在中国也流行爬行锻炼法,于是,袁长春每次晚上回家上楼都会戴着手套像动物一样爬着上去,这种锻炼方法还真是一般人无法理解的。

  第4幕

  跳舞不是为了和别人“过招”冬天戴头罩晨练被疑抢劫

  这么一个能折腾、有意思的“老男人”,因为跳街舞,渐渐让他有了些名气。一次他在兴庆公园跳舞时,闻讯赶到的交大街舞迷硬要和他比试,结果袁老师跳完之后,大学生也为这个戴眼镜的叔叔所折服,“您的滑步真不错,练了多久?”“练的时间恐怕比你的年龄还大呢。”袁长春笑着回答。从跳霹雳舞那时算起来,袁长春滑步还真是跳了18年。

  可名气大了,麻烦也就来了,不少年轻人打听到袁长春工作的学校和平时练习的场地,希望能学上两招。一些业内人士听到了“舞林传闻”,也想和他过招。不过,自从和几个大学生“比试”过之后,袁长春也不大愿意这样“斗舞”。他开始一个人跳舞,完全生活在自己创造的舞林之中,袁长春觉得锻炼是为了追求健康,而健康包括了身体和心态,如果刻意追求难度和攀比,对于四十多岁的人来说就成了摧残和负担了。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因为跳街舞有时候要在地上翻滚,容易弄脏衣服,时间长了,居然被一些人私下里说袁长春手脚不干净。而为了健康和“耍怪”,袁长春冬天在户外跳街舞时喜欢戴着头罩,结果谣言传来传去,居然把他传成了在公园里拦路抢劫的坏人。一提到这些传言,袁长春非常生气,自己跳跳街舞锻炼身体,并没有伤及他人。尽管那人后来良心发现给袁长春道歉,但三人成虎,人言可畏。现在,他到公园里跳舞时,一看到围观的人,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第5幕

  运动助母亲康复大孝子感动街坊邻里

  锻炼是袁长春的全部,但在他的生活中,还有一件比锻炼更重要的事,那就是照顾行动不便的母亲。袁长春的母亲年近八旬,前些年患上了轻微的老年痴呆症,行动靠轮椅,大小便失禁。母亲刚患病期间,袁长春听医生说坐轮椅时间长了肌肉可能萎缩,将永远无法站立,便每天将母亲从家里推到环城公园,给母亲做康复训练。“他太孝顺了,不管工作多忙多累,每天回来都带妈妈出来,袁老师的孝顺甚至影响了我的孩子,触动比较大。”袁长春感动了很多街坊邻里。

  慢慢的,母亲在搀扶下能站起来了。后来,袁长春又教母亲推着轮椅走路,袁长春说,他起初要求母亲每天走几步,后来是距离变长,再后来母亲在他搀扶下能从家里走到环城公园,足足一站路。这项走路训练,母子俩坚持了两年多。虽然没有成家,但每天除了工作,照顾母亲加锻炼已经让他感到很满足,生性乐观的他还把照顾母亲都当成了锻炼,他甚至把照顾母亲的动作都融入了舞蹈,扶起母亲复健也能锻炼他的臂力。

  回忆过去,袁长春总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聊了许多,最后话题还是回到了街舞,“街舞的很多东西都起源于武术,会不会是一些美国人来到中国学到了武术然后和舞蹈融合在一起?”说到这里,袁长春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瞧,可爱的“怪叔叔”又突发奇想了。

  专家建议

  中老年人跳街舞,最关键是心理关

  起源于美国的街舞,1995年传入中国。西安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逐渐出现了各种街舞团体。街舞这个新潮玩意开始和这个古老城市的文化与节奏慢慢融合。不过,对于街舞的认识,至今仍有许多争议,尤其是其背后的街头文化并不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那么,这项被贴上年轻人标签是舞蹈,是否能推广到中老年群体中?中老年人参与街舞需要注意些什么?西安体育学院艺术与表演教研室讲师、街舞队主教练吕默认为,街舞其实适合任何年龄阶层人群参与,“现在有不少中老年人加入到街舞的队伍中,不过还未听说有中老年人的街舞组织和团体。对于街舞的认识,很多人都会因其街头文化的背景而对它印象不好,但我认为真正跳街舞的人是非常活跃的。”吕默说,“街舞本身就是很随性的舞种,它并不像其他舞种需要很好的功底和技术,当然街舞也有高难度动作,但身体随着音乐摇摆这本身就是街舞的雏形,更多的是随着节拍跳出自己的感觉。”

  吕默认为,中年人参与街舞,首先要考虑身体状况。“不用很难,也可以融入生活中,持久的劳动会让身体困乏,这时候跳几下蹦几下,不仅调节身体的灵动性,还丰富了枯燥的劳动,这也是很不错的练习街舞的方式。当然,我认为跳街舞更多的还是心理上的接受,如果能突破这一关,再选择适合自己的街舞动作,中老年参与街舞绝对不成问题。”吕默告诉记者。

  本报记者赵蔚林实习生张尧

本文标签

街舞分类 中国风街舞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