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农民用艺术诠释“文化复兴”

  核心提示: 借助网络传播,铜川市雪山书画院现在名气越来越大,不但渐渐影响到铜川广大农村,与铜川东边接壤的渭南市白水县一带村民也深受感染。群众积极加入这个组织,特别是阿庄镇一带的村民,他们以做“文化人”为荣,端正自己的行为,尝试艺术创作,尊老爱幼,孝敬长辈,争取早日成为会员。

  万物知春,和风淡荡。春天无疑是文人墨客最钟情的季节,但也是农民忙碌的季节。瞧,从农田里、工地上走来的这些农民,他们不顾劳累,挤出时间,用生花妙笔写下一篇篇佳作:

  “一朝未在室内宅,撞得杏花香满怀。”这是印台区红土镇后河沟农民权小芳看见开满枝头的杏花,张嘴就来的一句诗。

  “庭院阁楼半空中,孤鸣脆耳残梦惊,已是车马沐新日,盛世坦途任我行。”这是印台区广阳镇水利村农民王鹏颂扬新生活的七言诗……

  清明节前后,他们仅歌颂四川凉山救火英雄的诗词作品就有30余篇,还有散文、小小说、绘画、书法、摄影等作品层出不穷。

  他们是种地的农民,出苦力的泥瓦匠、搬运工。但收工后,他们阅读经史子集,博览文学著作,鉴赏名家书画,并执着追求文学创作、书法、绘画、摄影等高雅艺术,成为铜川乡村振兴中一道耀眼的风景。

  铜川雪山书画文苑——广大农民的“文艺沙龙”

  在印台区阿庄镇汉寨村的东头,有一处民房,门头上挂着一块古色古香的“墨宝轩”匾额。这就是以阿庄镇为中心,周围十里八乡农民艺术爱好者们聚集、学习、交流的地方,也是铜川市雪山书画院在阿庄的创作基地,群众称其为“文艺沙龙”。

  房间里陈列着各种书画艺术作品,都是农民艺术爱好者们精挑细选出来的。有的在省上或全国参展过,有的获过奖,有的虽然还算不得上乘之作,但经过长时间努力,已是能拿出手的好作品了。

  房子的主人张宝军今年46岁,他6岁就跟祖父学书法,已是我市有名气的书画家。他多次在全国参赛获得大奖。因为喜爱艺术,所以他愿意为热爱艺术的人们无偿提供场地,并义务教学。

  书画院的主要发起人是汉寨村农民张双全,今年57岁。他介绍说,目前,书画苑成员有177人,最大年龄81岁,最小年龄才8岁。文院吸纳会员不限男、女、老、少,但要经过严格审核,会员除热爱艺术、有原创作品外,品行必须端正。

  3月28日,记者来到“墨宝轩”采访,看到一群穿着朴素但气质不凡的农民。他们有的在写字,有的在画画,有的在讨论文学。

  路育才是位泥瓦匠,今年75岁,基本没有上过学。以前他闲下来就打牌,去年加入书画院,跟着师傅学书法,只要有时间就练习,草稿堆了两尺高。家人十分支持,笔、墨、纸都是孙子给买的。

  56岁的段麦英和妹妹段春英都爱好写作,各创作诗歌、散文300余件,是《当代诗刊》文学联盟的签约作家,两人共发表作品500多件。姐妹俩更大的收获是,孩子在她们身边耳濡目染,品学兼优,读研究生,出国留学,让人羡慕。

  50岁的路双旺和路金旺是兄弟俩,都是文学爱好者,读书、写作占用了两人的全部业余时间。62岁的王照顺已发表短篇小说《失落》《苦果》《命运》《绣花鞋垫》,近日中篇小说《女人花》完结。67岁的孙梅生师从我国著名画家刘文西,他画山、画水、画老虎,十分出色。

  总之,这支队伍里的人才实在是多,好作品更多,不胜枚举。

  传承“秀才村”遗风——“文化复兴”有农民一份责任

  那么这支队伍是怎么来的呢?

  2017年,已经退伍回乡30年的张双全经过多年思考、谋划,决定成立一个书画文苑,以汉寨村为中心,把周围有文学、书画等艺术特长的农民组织起来搞创作,拧成一股力量,吸纳爱好者加入,通过以老带新、邀请外面老师来授课等办法,在铜川广大农村广泛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以张姓为主的汉寨村自古以来就重视文化教育,村里代代办私塾,至今写碑文、写祭文、写对联仍是村里的一项“传统产业”。一个小小的村子在外从事教育工作的就有20多位,人称汉寨村为“秀才村”。张双全从小受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再加上当兵时和有文化的官兵深入交往过,十分敬重文化人。他说:“全面复兴传统文化是一项重大国策,实现文化复兴应该有农民的一份责任。现在农村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了,农民丰衣足食的同时,文化素质必须得跟上。”于是,他传承“秀才村”遗风,多方奔走,结识志同道合之人,联合农民书法家孙梅生、路江城和红土镇肖家堡小学美术教师陈兆惠,成立了铜川市雪山书画院。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都是义务的。市书法家协会的孙绳照、吕斌、程言永、赵建铜、王戈文等许多爱心人士自愿加入进来,给学员们义务辅导。

  早在20多年前,张双全就在汉寨村成立过一个“僻野文学社”,当时包括小学生有30余名村民加入。但很遗憾两年后中断了。小小“僻野文学社”虽然历时很短暂,但释放出了正能量。如今在杭州某大学任教的路红梅、铜川市五中当教师的郭玲霞就是直接受益人。她们当时是“僻野文学社”的小会员。因为那段经历,她们对学习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后来考上了大学。

  修身读书养性——农民纷纷争当“文化人”

  借助网络传播,铜川市雪山书画院现在名气越来越大,不但渐渐影响到铜川广大农村,与铜川东边接壤的渭南市白水县一带村民也深受感染。群众积极加入这个组织,特别是阿庄镇一带的村民,他们以做“文化人”为荣,端正自己的行为,尝试艺术创作,尊老爱幼,孝敬长辈,争取早日成为会员。

  阿庄镇的汉寨村、阿庄村、冯家塬村等,近两年出现了一种流行家中悬挂中堂字画的“古文化”现象。很多人家办红、白事,会向村委会或雪山书画院请求,要书写一幅大大的中堂字画,悬挂在客厅,彰显文化气息。

  铜川市雪山书画院建了一个名叫“雪山书画文苑”的微信群,进群的大部分是会员。大家在群里晒自己的作品,传播文艺信息,讨论文艺创作有关知识,推送文学艺术领域的经典作品,给人一种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气。

  会员们说,近年来乡村文化建设力度很大,但总体来说,村民们的文化活动还基本停留在扭秧歌、跳广场舞等比较简单的层面。铜川市雪山书画院是最接地气的艺术平台,使“文化还乡”,让地地道道的“泥腿子”与“阳春白雪”这样的高雅艺术结缘,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为了吸纳更多的农民群众参与进来,特别是让未成年人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产生兴趣,雪山书画院准备有组织地进村组、进校园进行作品展出,有序开展培训活动。(记者:冯洁、陈秀)

本文标签

广场舞黄土高坡 映山红广场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