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组织开展幼儿舞蹈教学策略分析

  摘要:在幼儿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其取决于教学策略的选择和教师的实施。以游戏化方式组织开展幼儿舞蹈教学是一种契合幼儿身心特点,培养幼儿兴趣的教学方式,它依靠教师对游戏教学活动的组织,以游戏的形式结合舞蹈教学内容展开,本文通过游戏引入到幼儿舞蹈教学的作用、游戏在舞蹈教学中的运用等方面对游戏化舞蹈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讨论。

  关键词:游戏化;组织形式;幼儿舞蹈教学

  采用游戏化的方式开展幼儿舞蹈教学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提高舞蹈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能充分挖掘幼儿的舞蹈潜力。幼儿处于性格塑造、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将舞蹈教学与游戏结合,可以消除幼儿在舞蹈学习中的紧张感,提高幼儿在舞蹈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想象力,创作力,社交能力,自我表达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一、游戏在舞蹈中的运用

  1、通过游戏元素创设舞蹈学教情境

  游戏化幼儿舞蹈教学指的是在幼儿舞蹈教学中将游戏元素与舞蹈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借助一些趣味性的游戏规则实现舞蹈教学目标,或者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融入幼儿游戏故事情节,使其贯穿幼儿舞蹈教育全过程,使游戏教学具有任务性和情节性。比如在幼儿“圆圈舞”的教学中,可以借鉴“水果忍者”中的游戏规则,结合“圆圈舞”中的动作并配合相关音乐,锻炼幼儿的动作反应能力。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让幼儿积累舞蹈动作,又可提高肢体反映速度。此类游戏化舞蹈教学可以应用于5-6岁的学生,因其认知能力与身体素质均已初步发育,可以大体理解游戏规则与舞蹈动作。同时,幼儿在进行游戏化舞蹈教学中又可按游戏难度与舞蹈动作的复杂程度作进一步的细分。如《小老鼠找朋友》的游戏舞蹈教学,游戏规则为所有幼儿围成一个圆,低头闭眼,老师悄悄选择一个人(可以是老师、学生)成为“老猫”,其他参与者均为“小老鼠”,所有幼儿对老猫的身份都不清楚。身份指定后,开始播放《小老鼠找朋友》,老师在中间示范舞蹈动作,每段结束后都让一名幼儿到中间来,当音乐播放到四楼时,所有的幼儿都会被请上台,“老猫”也在其中。当音乐播放到最后一段时,老猫可以亮明身份,捕捉“小老鼠”。此时,“小老鼠”回到座位上即可继续游戏,被捕捉的则会被淘汰。

  在这个游戏中,舞蹈背景音乐为难度系数较低的《小老鼠找朋友》,根据游戏元素与音乐中的故事情节开展角色扮演,旨在锻炼幼儿的动作反应能力。借助情节生动活泼的游戏场景和角色扮演让幼儿可以充分融入游戏其中,通过创造性的游戏规则进行舞蹈教学,会提高幼儿对舞蹈学习的兴趣。在游戏开始时,老师先对游戏规则进行阐述、对舞蹈动作进行示范,由于幼儿在此之前并无相关舞蹈的学习经验,直接的舞蹈学习存在一定难度,并且过程较为枯燥。但是将舞蹈示范融入进游戏规则中,幼儿会将其视为游戏一部分,主动接触并学习。

  对于充满故事情节的角色扮演类游戏舞蹈教学,其开展模式可以总结为故事阐述——介绍游戏规则、舞蹈动作示范——开始尝试游戏——编制新的舞蹈。各个过程环环相扣,层次紧密,符合幼儿学习特点,有利于舞蹈的教学。

  2、通过特定游戏有针对性开展舞蹈教学

  现代教育学认为,游戏是开展幼儿教学的重要途径,采用游戏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传统的舞蹈教学中,动作的拆解教学与重复训练为主要教学方法,但这对于幼儿来说枯燥、无味,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而通过将舞蹈动作教学与特定的游戏类型相结合会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这也是舞蹈教学游戏化的实现方式之一,可以借助游戏激发幼儿的舞蹈表现力。如舞蹈动作中的半蹲起跳,虽然只有蹲和起跳两个动作组成,但是长时间循环练习也会让幼儿感到厌烦。对此,教师可借助“青蛙跳”的游戏来组织学生练习,在扮演青蛙的情境中,幼儿会有种沉浸式的游戏体验。以舞蹈教学游戏《走路歌》为例,教师可以选择锻炼反应能力的角色扮演类游戏,引导幼儿模仿动物动作形态并学习“走步”,游戏以幼儿易懂且生动活泼的《走路歌》为背景音乐,让幼儿模仿一些动物的走路动作。以活泼跳跃的音乐节奏配合兔子走路形态,摇摆晃动的旋律配合鸭子走路形态,缓慢拉长的旋律配合乌龟走路特点,时快时慢的旋律配合小猫走路的特点,在每段歌词的前半句如“小兔走路”、“小鸭走路”中,老师设计的舞蹈动作为幼儿走步,在每段歌词的下半句让幼儿模仿相应的动物动作。

  在《走路歌》中所采用的音乐游戏类型为典型的音乐反应游戏,可让幼儿在模仿各种动物的形态并进行动作切换的过程中,使其逐步掌握走步动作,即通过关于“走”的游戏达到传授幼儿“走”动作的舞蹈教学目标。该舞蹈教学选取幼儿感兴趣的动物形象,营造出了宽松、活泼的教学气氛,结合了幼儿先前的教育经验和生活经验,用图片模仿小动物形象,配合相应歌曲中的歌词开展舞蹈动作反应练习。教师可以在观察幼儿动作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和二次编创,不断完善幼儿的舞蹈动作,提高其舞蹈动作的审美效果。

  以特定的游戏开展针对性的舞蹈动作教学是幼儿舞蹈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游戏化教学方式,该模式可总结为:感受音乐——用动作表达音乐——开展音乐游戏——完整表演。

  3、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创编舞蹈动作

  当幼儿的舞蹈动作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出于巩固舞蹈动作掌握成果并将其运用于新动作的学习的目的,教师应当采用游戏的方式开展动作复习和新动作创编。新动作的创编需要幼儿表现力的自由发挥,若严肃、安静的课堂环境会让幼儿感到紧张,自然不会产生动作灵感,而在游戏带来的宽松环境中幼儿可以自由发挥。其中,角色表演类游戏非常符合舞蹈动作创编的要求。在角色扮演类游戏中,幼儿可就某一主题展开表演,老师不会把所有动作都教给幼儿,而是在传授一部分动作的基础上,让幼儿借助已学习动作经验和自由表现力进行创编,有利于幼儿舞蹈艺术表现力的提高。利用角色扮演游戏进行舞蹈动作编创的流程如下:

  教师先简要阐述儿童文学作品中的故事线索,随后对角色进行分配,然后展开游戏活动,由幼儿在扮演角色中编创舞蹈动作,老师负责观察和优化。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台词表述和舞蹈动作不进行严格规范,老师只负责引导活动的进行,给幼儿表演留下了充足的表现空间。但是在开展这种游戏活动之前,要确定幼儿具有足够的舞蹈动作积累,具有独创性的舞蹈表现力,同时也要对故事情节具有自己的认识。

  在游戏化舞蹈教学作品《三只小猪》中,背景音乐采取了旋律优美、节奏活泼的无歌词音乐。纯音乐可以让幼儿突破歌词的限制,从音乐旋律中感悟情节,展开丰富的想象,形成自己对故事的理解。该舞蹈教学借助《三只小猪》的故事题材,让幼儿扮演该故事中的角色,融入故事场景之中。根据音乐结构和故事情节的划分,主要场景有猪妈妈吩咐三只小猪盖房子、小猪该盖房子、大灰狼攻击小猪们的房子、小猪们共同抵抗大灰狼、击败大灰狼后的庆祝等。由于各场景情感和主题的不同,幼儿也应通过具体的动作表达出相应的情感,一如小猪盖房子的场景,三只小猪应表现出快乐的盖房子,有的在随着欢快的音乐搬砖、和泥;有的在擦汗、休息;有的在动脑筋思考怎样盖房子。在这些游戏场景下舞蹈动作编创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名幼儿担任“小队长”,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全体幼儿的表演进行分工,如对幼儿进行分组、对表演任务进行分配等。尽管没有具体的游戏规则,但是班级整体的目标都为表演好这场舞蹈,教学过程也是在游戏的状态下完成。在不同的故事场景中,幼儿会试图用多种不同的动作来表现好故事角色,激发了幼儿对舞蹈动作创编的热情和自主性。

  除了上述方式开展舞蹈动作创编之外,教师还可通过看图变队形的方式进行舞蹈教学。如在三只小猪抵抗大灰狼入侵的场景之中,可以让幼儿摆出“方阵”共同抵御大灰狼,幼儿在老师的指示下迅速切换不同的队形,作出不同的“抗敌”舞蹈动作的,把大灰狼击退。舞蹈《三只小猪》的表现空间广阔,教学内容开放,教师应把舞蹈表现的主动权交与幼儿,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合理选择游戏形式、故事情节和背景音乐,充分发挥游戏化幼儿舞蹈教学的作用。

  二、通过游戏的方式训练基本功

  在舞蹈学习中最枯燥的莫过于基本功训练了,如果能用游戏的方式来训练基本功,可以使幼儿在练习基本功的过程中苦中作乐。

  1、压跨

  在压跨的时候可以让幼儿坐在地上双脚掌并拢,打开膝盖,拉着小手,像跷跷板一样,一个睡在地上,一个向前压。这样以前以后不仅可以让幼儿觉得有趣,还可以起到开跨的作用。

  

  2、踢腿

  练习踢腿的时候教师可以用一根像皮筋绑在两根柱子之间连,先把高度调到幼儿能踢到的高度,再慢慢升高,比比哪个孩子能踢得最高,这样可以提高幼儿们的积极性,他们会争先恐后的抢着练习,而且不会厌倦,老师不用强制他们也会练习的很起劲,不几天的时间就能把腿部韧带拉开,腿踢得又直又高。

  3、下腰

  下腰的时候可以让几个幼儿站成一排,把腰下下去,形成一个小拱桥、让其他幼儿向小拱桥内钻过去。钻过去以后又在接着下腰搭拱桥,这样幼儿不仅可以钻拱桥、又可以搭拱桥。在游戏的过程中使腰部得到训练。

  5、手臂力量训练

  技巧在舞蹈中一直都是不可缺少的东西,舞蹈中很多技巧完全都要靠臂力去撑,列如侧手翻、前桥、后桥等,臂力怎么练?游戏小推车恰好就能解决这个问题。让幼儿将双手撑在地上,家长或教师将幼儿的脚抬高,让幼儿用手臂的力量支撑身体在地上向前爬走,家长或老师像是在推一张小车。

  

  三、游戏道具在舞蹈中的使用

  在游戏中我们会使用一些道具,无论是在中国舞蹈家协会少儿舞蹈考级教材中还是在北京舞蹈学院少儿舞蹈考级教材中都出现了好多运用游戏道具作为舞蹈道具的例子,这样不仅可以让幼儿提高学舞蹈的兴趣,还能让整个舞蹈结构看起来更丰满。例如中国舞蹈家协会一级考级教材《我们不怕大野狼》中就运用了玩具充气大锤,这个舞蹈本身就是一个游戏,就游戏来训练幼儿的节奏感、平踏步、以及横排竖排的站列。第一段准备位子的时候各自造型,手上拿着充气大椎开始敲打节奏,由教师扮演大野狼,可自由发挥,幼儿和教师之间要用充气大椎作接触或交流,后大野狼”跑下舞台,幼儿手持充气大锤做前平位形成一竖排正步位站立。 第二段:幼儿前平位手持充气大锤,平踏步向前走,右脚起动,保持一竖排。 双手将道具落至右斜下位,平踏步3点方向行进,头向行进方向倾倒,视1点,保持竖排队形。后双手将充气大锤扛至右肩上,平踏步7点方向行进,头向行进方向倾倒,视1点,保持竖排队形。 第三段:幼儿边跑边用充气大锤追大打大野狼,最后野狼”停在中心,幼儿拿充气大锤做造型。该道具在整个舞蹈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使舞蹈变得生动有趣还增加了舞蹈的段落感和空间感。

  

  结语:在游戏化的幼儿舞蹈教学中还有很多举不胜举的例子,因为篇幅有限,这里笔者就不进行一一说明。作为舞蹈教师,因做好幼儿舞蹈教学课程中的游戏开发工作。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扮演好引领者的角色,让游戏与舞蹈的对话,在提高舞蹈水平的同时培养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李雪艳,李琳.游戏:真正的教育基础—谈游戏与幼儿园教育的融合[J].现代教育科学,2004(6).

  [2]邵冰青.例谈幼儿音乐游戏的设计与实施[J].教育艺术,2014(4).

  [3]中国舞蹈家协会一级考级教程.

  (原文作者昆明市文化馆培训中心 教师宋柳漪)

本文标签

学生街舞服装搭配 武汉光谷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