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240个孩子,用舞蹈跟世界说话

这240个孩子,用舞蹈跟世界说话


这240个孩子,用舞蹈跟世界说话


这240个孩子,用舞蹈跟世界说话

生活报记者 王晓晨 文/张清云 摄

2019年6月15日,哈尔滨市特殊教育学生田径运动会在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隆重召开。由240名盲聋学生和20多名老师共同演绎的大型团体操《我似花朵 共享阳光》受到了极大的好评。听障、视障学生共同起舞,成为默契的舞伴,这几乎不可完成的表演,震撼了无数观众。整齐划一的背后是他们的刻苦训练,听障和视障孩子如何能和着音乐翩翩起舞,他们排练过程中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经历,记者聆听了他们的学舞经历。

01

没有语言沟通 没有目光交流 听障和视障学生成为默契舞伴

这是一场神奇的表演,在大型团体操《我似花朵 共享阳光》中,听障和视障学生一起演绎了交际舞蹈中简单的舞步。伴着盲人教师侯庆友用手风琴演奏的《我和我的祖国》的乐曲,四位老师深情演唱,240名听障与视障学生手拉着手步入会场。不远处,四名手语老师指导听障学生带领视障学生进入会场指定的位置。当音乐响起,听障、视障学生挥手、迈步、旋转……孩子们做得有板有眼,这些动作在普通人眼里很简单,可这些孩子练习了两个多月。

哈尔滨市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靳邯滨介绍说,听障与视障学生组成搭档,一起表演舞蹈是个很大的创意,她在学校工作了近三十年,以前几乎没有尝试过。尤其是让视障孩子享受动起来带来的快乐,真的很难。“每个孩子都是‘花朵’,都有享受阳光、快乐的权利,所以我们尝试着让他们感受舞蹈之美。”手语老师路颜坦言,听障与视障学生组成搭档后,因为视障学生长期视力受限,他们很少动起来,所表演的动作显得很笨拙呆板,听障学生又没有办法与视障学生进行语言沟通,最初排练时,有些学生会抵触,老师就一一做思想工作。

思想工作做通后,手语老师先是指导听障学生学会基础动作,随后听障学生靠肢体语言让他的同伴(视障学生)配合他的动作,老师在一旁指导,由此完成一个个舞蹈动作,最后再和着音乐表演。“他们执行起来,非常不容易。”靳邯滨老师介绍说,这些演出的听障学生,他们有的是全盲,有的是弱视,弱视的学生仅仅只有光感。但他们特别聪明,有耐力。虽看不到观众的反应,但能通过周围人的声音来捕捉大家的情绪改进动作。两个月的时间里,听障、视障学生无数次地磨合,才有了现在的整齐规范。

采访中,记者发现一对配合默契的小伙伴,12岁的华天御是盲童,10岁的李佳音是听障儿童。训练中,只要李佳音拉起华天御的手,华天御听到音乐声起,她们就默契地一起挥手,迈步,做出优美的舞蹈动作。可是两个孩子之前根本不认识,虽然同在特殊教育学校,但她们属于不同的学习区,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如果不是这次演出,她们没有任何交集。而配合两个多月后,两个人甚至不知道对方的名字,但李佳音认识华天御的样子,华天御熟悉李佳音的肢体动作,不训练习时,两个小伙伴也常坐在一起。演出结束后,华天御会被李佳音领着离开舞台中央。从没跳过舞的华天御在李佳音的陪伴下,也可以翩翩起舞,体味从未有过的快乐。

02

听障孩子表演舞蹈 靠特制地板上感受舞蹈的节奏

李佳音喜欢舞蹈,是学校听障孩子组成的舞蹈队成员。在刚刚过去的“六一”儿童节,学校的44名听障孩子表演的大型舞蹈《咏梅》,在哈尔滨市中小学文艺汇演中获得特别奖。采访时,舞蹈队队员在律动教室训练,他们通过指导老师的手势不停地变换着舞步。听障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盯着指导老师,老师则不停地一遍遍用手语和动作纠正演员的舞姿。

“我们这个舞蹈的创意来自毛主席诗词《咏梅》,寓意是让这些听障孩子像梅花一样,具有坚韧不拔、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品质。”副校长靳邯滨向记者介绍说。

听不到音乐,就很难演绎出其中的意境。怎么解决这个难题呢?律动老师李婷婷向记者解释道:“我们先是通过手语反复将《咏梅》原词的含义教授给学生们,让他们充分理解其中的意境。虽然他们没有听力,但他们的其他感官非常灵敏,包括触觉。我们就让他们把手放在音箱上,感觉播放音乐时,音箱的震动,还在律动教室特制的地板上感受舞蹈的节奏,让他们对音乐旋律的节奏从初步的了解到熟练掌握,为排练舞蹈打下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舞蹈《咏梅》时长6分10秒,而老师和学生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进行排练。练习时,老师和学生先方向一致,一起面对镜子,老师反复教学生动作、方向等内容;然后再进行镜面练习,就是老师学生面对面,让学生熟悉舞蹈时的表情、手型等内容。与普通孩子比,老师付出的更多。他们要特别有耐心、有爱心,才能让她们像正常孩子一样表演,弥补听力的不足。

03

艺术之美带来不一样的人生 《千手观音》中两位舞者曾在校舞蹈队学习

在大型团体操《我似花朵 共享阳光》的结尾处,由56名全盲学生和他们的老师共同组成了错落有致的“70”队形,这是孩子们对祖国母亲70年华诞的美好祝愿。副校长靳邯滨介绍说,这些孩子之前很少参与表演,最小的表演者刘昊阳只有6岁,可作为新时代少年,这些残疾学生依旧表现出努力拼搏的奋斗精神。

让老师们欣喜的是,艺术的熏陶也改变着这些残疾孩子们。该校舞蹈队中的主力队员王秋明是从外地转学过来的。由于当时年纪小,第一次离开家,在学校住宿特别不习惯,经常哭鼻子要回家找妈妈。老师看到他条件很好,是跳舞的好苗子,便让他进了舞蹈队。自从接触了舞蹈,王秋明就像变了一个人,性格也开朗了,与同学们的交流更多了,很快就成为了舞蹈队中的主力,还经常被舞蹈老师单独指导。据了解,享誉国内外的由残疾人表演的大型舞蹈《千手观音》中,有两位表演者曾是该校舞蹈队成员,王秋明正以两位学姐为榜样,也要登上更大的舞台。“只要努力坚持,他们同样优秀。”采访中,老师认真地说道。

本文标签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