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0名小学生 跳街舞说唱古诗

  孩子们跳街舞版“诗韵操”

  孩子们跳街舞版“诗韵操”

  学生跳街舞

  闽南网讯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在晋江安海养正中心小学,每天的上下课铃声,都“变身”为插着“音乐翅膀”的古诗词,孩子们一听到这特别的铃声,就自觉在座位上坐好,跟着音乐诵读古诗。

  更有趣的是,就连孩子们做的早操,也“变身”为街舞风格的“诗韵操”。每天做操时,在音乐伴奏中,孩子们时而拍手、时而跳跃、时而转圈,一边做着类似街舞动作的律动操,一边一首又一首地说唱着古典诗词。

  “古诗词上课铃、街舞诗韵操,这些都是我们为营造书香校园氛围而创新的形式,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与欢迎。”安海养正中心小学校长颜肖辉告诉记者,正因为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所做的创新,该校也被列为泉州市中小学校园精细化管理的先进代表,在前不久举行的相关研讨会上做经验介绍。

  rap式说唱古诗也“疯狂”

  为了让学生对古诗诵读感兴趣,校长颜肖辉可是下了不少工夫。从去年开始,她就在全校推广“李阳疯狂背古诗”,把228首古诗词用顶针连环的手法进行排列,首尾接龙,前后连贯,如前一首“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后面接一首就以“死”开头的诗,如“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再接下去是“翁担山中柴,妪洗池旁菜。对歌水底鱼,也唱天边白”,如此往复,富有韵味,就连一年级的小同学都能一口气“疯狂”背诵20首诗。

  在此过程中,颜校长还发现,现在许多孩子都喜欢周杰伦,尤其是他的rap说唱,“要是能利用这一点,创造出类似的诵读法,学生一定更容易接受。”于是,学校音乐组、语文组老师互相配合,找摇滚配乐,填配诗词,一种学生耳目一新的“rap”说唱式诵读法就诞生了。“像爱周杰伦一样爱上诗词诵读”,颜校长表示,这种迎合学生口味的做法,特别吸引学生。

  流行+经典用唱代替背

  在养正中心小学,古诗不单单是读出来的,还可以通过优美动听的旋律被唱出来。用颜校长的话说,“不希望孩子们像老夫子那样刻板地背古诗”,所以从去年9月开始,学校老师就着手编录《古诗新唱》校本课程,并刻录成DVD走入课堂。其中,一至二年级开设专门的古诗新唱课,三至六年级则把古诗新唱融入音乐课。他们编录的校本教材《古诗新唱》,分低年段、中年段、高年段三册,书中共收录100多首谱上了曲的古诗词,并教学生吟唱。

  “以前那首《水调歌头》一直背不下来,配上音乐唱完后,很容易就把词记住了。”蔡灿怡同学告诉记者,在学校推广“古诗新唱”之前,他觉得又长又拗口的古诗词不仅难背,而且容易忘。现在很自然就能唱完整首,有时候写作文还会不时用上几句古诗词。

  据了解,在“古诗新唱”教材里,很多音乐取自现有的经典曲目,如《月满西楼》、《春花秋月何时了》,相对应的就是李清照的《一剪梅》、李煜的《虞美人》,旋律与歌词相得益彰,令人耳目一新,得到众多学生的热捧。

  除了“古诗新唱”外,学校还开展《弟子规》诵读比赛、古诗词考级和另类背诗词等一系列活动,并把每周三上午7:50到8:20定为国学经典诵读时间。如今,在养正中心小学的校园里,无论是第二课堂、校园广播,还是在合唱比赛的赛场上,总会传出同学们吟唱古诗词清脆悦耳的声音。

  街舞式诵读“诗韵操”更时尚

  在rap说唱、古诗新唱的基础上,养正中心小学还把古诗和运动相结合,自编了一套街舞风格的“诗韵操”。每日课间做操时,学生们时而拍手、时而跳跃、时而转圈,一边做着类似街舞动作的律动操,一边说唱古典诗词。

  据颜校长介绍,由于学校占地仅10亩,而学生数达到2300多名,现有的操场无法容纳所有学生同时早操,更难以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为此,学校特地编排这套“诗韵操”,把经典诵读和体育锻炼互相结合,让孩子们在背诵古诗的同时也能动起来,利用有限空间保证学生的运动时间。

  “拍手、转身、摆头等动作看似简单,却处处带有街舞的影子,如果动作整齐、完成到位,整体效果会非常好,特别有感觉。”这套“诗韵操”的编排者,养正中心小学体育老师陈为东告诉记者,考虑到孩子们的接受能力,这套“诗韵操”设计的动作都很简单易学。“一些高年级的同学一开始比较腼腆,不太敢舒展自己的身体,但看了老师跳完后,都拍手说好。”

  目前,全校师生包括颜校长在内都在练习这套诗韵操。颜校长告诉记者,今年6月份,晋江市中小学校园精细化管理研讨会将在该校举行,届时,他们将把诗韵操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成果进行现场展示。(本网记者 叶碧玉 谢向明)

本文标签

精彩图文